期刊封面
“小众”电影《光》缘为何博得高分认可?
近日,马来西亚电影《光》火热上映。影片围绕着患有自闭症的文光追寻音乐梦想的故事展开。在表现真正的兄弟情谊的同时,也展现了自闭症患者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。上映后,影片在豆瓣和淘票平台上分别获得了7.5分和8.6分的好评。这部充满异域风情的“小众”电影为何能获得中国观众的高度评价?
11月12日,新世界相内容公众号副主任蒋漫受邀做客《今日影评人》节目,多角度点评开始电影《光》,结合电影对特殊群体的形象表达。与观众朋友们讨论一下这种“人造光”的利弊。
生活问题特别分享
中性孤独也能发光
作为情感公众号,拥有近千万读者的新世界,每年都做“人生大问题”征集活动。据做客《今日影评人》的江漫介绍,在2017年超过2.8万名读者的评论中,“失落”一词出现频率最高,其次是“金钱”、“爱情”和“孤独”。显然,着眼于自闭症群体的电影《光》也在讨论这些问题。江漫向《今日影评人》指出,片中光的弟弟同时存在工作、爱情、照顾家人等问题。我们普通人都在经历,但作为家人,他在帮助自闭症患者独立面对。生活中,常常忘记一件事,就是没有尝试去了解他。
对于大众关注的“孤独”话题,江漫也认为是《光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。她告诉《今日影评人》,自闭症患者就像用栅栏围住自己的生活的人,但这种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孤独只是一个中性词,就像他孤独时刻的一盏中国灯。事实上,有很多事情要做。每次拿到杯子,他眼中的兴奋,就跟年轻人喜欢画的盲盒一样。 “每个人都需要心中的光,你所坚持的,你所爱的。这样你的生活才会明亮。”
人造光引发关注
< p>陌生人也是有善意的凭借笨拙但无比真诚的“光”,在获得名声的同时,也有观众认为是自闭症群体变相消费和过度美化。 “光”是“自然暖光”还是“人造光”?面对《今日影评人》提出的质疑,江漫更认同“人造光”这个词。她指出,影片中的文光确实与真正的自闭症患者的生活状态相差甚远。文光书生综合症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特例,并不代表所有的自闭症患者。不过,江漫也告诉《今日影评人》,这部电影选择了这样一个角色来塑造它,通过特殊的例子来吸引普通观众,进而引发大家对这个群体的了解,就像片中光抱着自己的年轻一样哥哥写的自我介绍的情节,就是为了纠正大众对他们的偏见。
在《今日影评人》主持人小莉看来,影片后半部分使用了看似“刻意”的音乐和镜头语言。对于这种艺术处理,江漫认为,就像一首交响乐一样,呈现了自闭症患者文广沉浸在内心世界时的快乐,能够给观众带来冲击,即: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让每个人都对他们理解世界的不同方式感到好奇。江漫继续向《今日影评人》指出,像这样的“人造灯”越来越多。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制造光的人。如果我们相信陌生人的善意,你也会变成善意的。陌生人。
据悉,CCTV-6电影频道每周一至周五22:00,每日播出栏目《今日影评》。
文章来源:《电影评介》 网址: http://www.dypj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708/1590.html